凡每昼夜尿液的排出少于毫升者为少尿,若少于毫升则称无尿,相当于中医“癃闭”范畴。
尿少多由两方面因素导致,或因尿液生成过少,或因排尿困难。前者多因血容量不足,如大出血、严重脱水、灼伤、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有因肾功能不全的,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症、糖尿病性肾病、过敏性紫癜等。后者多为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尿路结石、肿瘤等。另外,神经因素也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引起尿少。
中医学把尿少、无尿称为“癃闭”,其中“癃”为小便点滴而量少,相当于少尿;“闭”为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相当于无尿。多因湿热蕴结、肺热气壅、脾气不升、肾元亏虚、肝郁气滞引起三焦气道失常、膀胱气化不利,从而导致尿少,甚至无尿。
主灸穴
中极穴、水道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膀胱俞穴、三焦俞穴。
少尿主灸穴
配灸穴
胁痛者加灸太冲穴、阳陵泉穴;小腹痛者加灸气海穴、血海穴;小腹坠胀且排尿无力者加灸气海穴、肾俞穴、关元穴、命门穴;脾肾阳虚加灸内关穴、命门穴、关元穴;肺热壅盛加灸大椎穴、尺泽穴、肺俞穴。
蕲艾条雀啄灸
每次取4~6穴,交替选穴施灸,每穴各灸5~15分钟,每日灸1次或2次,中病即止。
蕲艾炷无瘢痕灸
每次取3~5穴,交替选穴施灸,每穴各灸5~7壮,每日灸1次或2次,中病即止。
蕲艾炷隔姜灸
每次取3~4穴,交替选穴施灸,每穴各灸5~7壮,每日灸1次或2次,中病即止。虚证者适用之。
蕲艾炷隔盐灸
先将食盐炒*待冷后,放入神阙穴填平,再将葱泥饼置于盐上,再放蕲艾炷于饼上施灸,待皮肤有灼热感时,即换一新蕲艾炷。直到温热入腹内时,即有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