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韩慧瑛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危高于一切
TUhjnbcbe - 2022/8/22 21:16:00

韩慧瑛,年9月参加工作,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生前任玉树藏族自治州卫生局*组成员、副局长,医院*委书记、院长,主任医师。是中共青海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玉树州*协第十一届委员、第十二届常委,玉树县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年8月,韩慧瑛在北京去世,她的生命定格于48岁。

韩慧瑛17医院儿科医生,她一直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藏族妇女扎西秋阳的小女儿医院,由于家庭困难,韩慧瑛拿出自己的元钱为她女儿支付医疗费,还给孩子买来水果和酸奶。孩子痊愈出院后,韩慧瑛还不时去她家复诊、探望。

韩慧瑛在工作之余,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先后撰写了《小儿急性高原性肺水肿例临床分析》《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脏损害30例临床分析》等多篇论文,并组织带领全院职工积极开展了玉树州儿童健康普查等工作,对高原性儿科疑难重症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玉树地区儿童健康网络,填补了高海拔地区儿童健康数据的空白,为高原性儿科疾病的诊治和抢救提供依据,确保了高原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崇高的敬业进取精神使她成为玉树地区儿科学科的带头人,成为玉树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中坚力量。

在任期内,她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青年骨干力量,狠抓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促进全院医疗质量显著提高,医院。在她的带领和严格管理下,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服务态度显著提高。年1月3日,玉树州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达57人,韩慧瑛沉着应对,组织领导全院职工,全力以赴开展抢救工作,圆满完成了伤员的救治、转运工作,受到了上级*委、*府的赞许和认可。医院简陋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患者诊疗、住院环境狭小等问题,她多方奔走争取项目,为了能够及时完成项目的审批手续,多次连夜赶往省会,顾不上休息,就在各部门之间往返奔波。在她的努力下,门诊部扩建了,住院、医技、急救综合楼建起来了,高压氧舱建起来了,干部病房建起来了,全州第一台DR开始运行了……

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这时,饱受过敏性紫癜、高血压等多种病痛折磨的韩慧瑛,正在千里之外的西宁接受治疗。家乡地震的消息让她心急如焚,她当即拔下点滴,半小时后,已经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汽车疾驶在前往玉树的道路上,当车开到花石峡,前方不远处驶来了一辆皮卡车,车上载着两名从玉树送出来的地震伤员。老大爷的胳膊已骨折,老奶奶的内脏则受到重创,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韩慧瑛冲着司机大喊:“扎西,快把我们的车腾出来,让两位老人赶紧去西宁!”韩慧瑛和同事坐上破旧的皮卡车继续行进在前往玉树的路上。

经过一天的奔波,当晚韩慧瑛就出现在了患者和职工中间。她顾不上休息,忍受着疾病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严重不适,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当中。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凭借着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亮,她带领医务人员对全院所有患者进行会诊。天亮了,忙碌了一夜的她又投入到伤病员的转运工作当中。

长时间在极为恶劣的地震环境下身心交瘁地超负荷工作,对于身患重病的韩慧瑛来说,结果可想而知。年7月,韩慧瑛因中断治疗和劳累过度病倒在岗位上。

韩慧瑛,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她扎根基层、服务人民,视患者为亲人,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献给了崇高的医疗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员,她把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危看得高于一切,虽身患重病,却抱病坚守岗位,把希望和安全留给群众,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用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共产*人爱人民的时代赞歌。(本报记者张晓英整理)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慧瑛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危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