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参汤
原文: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组成: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壹
解析
下利腹痛为下利之常见症,而下利肺痛则为下利之变证。湿热浊邪郁滞于肠胃,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湿热迫于下则下利;湿热浊气逆于上,乘塞胸膈,以致呼吸则胸内作痛。肺和大肠相表里,故邪气上下为患而有斯证。治以紫参汤清热祛湿、行气止痛。方中紫参味苦辛寒,除心腹积聚及胃中热积而通利肠道;甘草和中调气。两药相伍,郁滞消除,气机宣畅,下利肺痛自愈。
贰
方义
本条注家争议较大,有认为肺痛不知何证而存疑。有认为“肺痛”是“腹痛”之误。亦有认为肺痛即胸痛等。究竟以何种说法为是,需待进一步考证。从肺痛即胸痛讲,因肺居胸中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不利而气机失和,可以有胸部闷痛不舒的表现、其治疗不用栝楼薤白白酒汤类通阳,而用紫参汤清热缓急止痛,可谓又立一法,值得研究。紫参,《神农本草经》载:“味苦辛寒,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后世本草未载。有学者提出紫参为拳参,亦有认为是重楼,究属何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叁
医案选录
冯某,女,6岁,于年11月20日就诊。7天前患“感冒”,次日躯干及双下肢出现大小不等淤点淤斑,以双下肢居多,两侧对称,微痒,在某卫生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予以息斯敏,维生素G头孢氨苄治疗4天,紫癜颜色变除。近2日来小便短赤如洗肉水,目胞微肿,查咽充血,精神欠振,双下肢见大小不等淤点淤斑,部分融合成片,舌质红,苔薄*,脉弦数。尿蛋白(++),红细胞(++),抗O”正常,血细胞/LNO72L,诊断为紫癜性肾炎。辨证风热之邪伏于血分.络伤血溢.淤血内停。治宜凉血清热,风祛邪,活血通络。药用紫草12g银花连翘丹参、泽兰、芎、赤芍茜草各10g,蝉衣3g,荆芥炭5g服8剂紫癜消失目胞不肿,小溲转清,尿蛋白(+)红细胞少许上方出入服26剂诸症消失尿常规多次检查正常尿蛋白定量mg/d后以六味地*丸巩固治疗1月,随访1年,一切常。苔薄*,脉弦数尿蛋白(++)红细胞(++)抗O”正常,血细胞/LNO72L诊断为紫癜性肾炎。辨证风热之邪伏于血分.络伤血溢.淤血内停。治宜凉血清热,风祛邪,活血通络。药用紫草12g银花连翘丹参、泽兰、芎、赤芍茜草各10g,蝉衣3g,荆芥炭5g服8剂紫癜消失目胞不肿,小溲转清,尿蛋白(+)红细胞少许上方出入服26剂诸症消失尿常规多次检查正常尿蛋白定量mg/d后以六味地*丸巩固治疗1月,随访1年,一切常。(张铭正医案精选)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