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病了,中医外治疗法少不了!
中医治疗方法,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在儿科治疗领域,由于小儿具有容易发病、传播迅速,脏器轻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中医疗法优势更加明显。在现代社会对于儿童预防保健起了很大的作用,顺应了现代人对于医疗安全性的重视,减少药物使用也可以减少喂药的痛苦过程,缩短病程,在儿科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那么我们宝宝们生病了都可以做那些中医治疗项目呢?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对于有发热、咳嗽、鼻炎、厌食、腹胀、腹痛、呕吐、便秘、腹泻、遗尿、斜颈、小儿夜啼的效果都非常好,尤其对于小儿发热,厌食,腹痛和便秘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同时可促进生长发育,使身体保持平衡状态,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
那么我们在推拿时有哪些禁忌症呢?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泄热开窍的作用。四缝放血疗法,对疳积、惊吓大哭、高烧、百日咳、便秘、腹泻、消化不良、多动症、抽动症等疗效显著。耳尖放血疗法,对发热、目赤肿痛疗效显著,医院操作。
为什么不能在家操作呢?
1、自家孩子不忍心下手操作。
2、不能做到无菌操作,容易感染。
3、大部分家长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在操作时容易惊慌。
4、还有个别人会出现晕针,不能及时得到正确处理。
艾灸疗法
燃烧艾条,温热透达腧穴深部,和艾叶芳香温通药性的综合效应,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腹泻、厌食、小儿哮喘、个子矮小、发育不良等,并可调理宝宝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治疗婴儿鼻塞效果甚好,同时也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那么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1、高热、抽搐、热证病人禁灸。
2、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积聚部位、颜面部宜谨慎施灸。
3、给宝宝实行艾灸建议来院操作,操作不当容易烫伤。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治疗,对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各种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疾病、咳喘、鼻炎、厌食、呕吐、腹泻、抽动症、矮小症、近视、弱视、紫癜、遗尿、肥胖、睡眠障碍等儿科常见病。
注意事项
1、注意消*,防止感染,防止胶布潮湿或污染。
2、耳廓皮肤有炎症病变、冻疮等不宜采用。
3、若发生胶布过敏,应立即揭去耳穴贴。
中药直肠滴入
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疗效好、作用快、无痛苦、*副作用少,达到解表退热、通腑泄热、消肿解表、消除便秘之功效。对小儿感冒发热、泄泻、食积、便秘等疾病疗效显著。对不配合口服中药的患儿,可以考虑直肠用药。
此项操作建议来院操作。
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有利于开泄腠理、发汗解表和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适用于小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食积、小儿湿疹、紫癜等疾病。我们科现有的足浴包有:咳嗽包、腹泻包、退热包、湿疹包、食积包、助长包、紫癜洗剂等,均有较好疗效。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
2、足浴时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3、足浴过程中,如有头晕、心慌、乏力等不适时,立即停止足浴并进行休息。
4、足浴后注意保暖,忌食生冷食物。
中药热奄包
中药足浴有利于开泄腠理、发汗解表和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适用于小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食积、小儿湿疹、紫癜等疾病。我们科现有的足浴包有:咳嗽包、腹泻包、退热包、湿疹包、食积包、助长包、紫癜洗剂等,均有较好疗效。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
2、足浴时温度适宜,避免烫伤。
3、足浴过程中,如有头晕、心慌、乏力等不适时,立即停止足浴并进行休息。
4、足浴后注意保暖,忌食生冷食物。
中药硬膏热贴敷
中药硬膏热贴敷法是将多种药物研末成粉,用药油拌成膏状涂在辅料上,贴敷在体表局部或特定的穴位上并加热,借助热力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以达到疏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消肿止痛功效的一种操作方法。用于治疗小儿淋巴结炎、腮腺炎等。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药膏固定牢靠,防止脱落;对胶布过敏者,采用其他固定方法贴敷药物。
2、随时观察患者贴敷部位皮肤情况,不适停止使用及时就医。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法是指将中药研成粉末,并与各种不同的赋形剂调和成糊状制剂,贴敷于腧穴或患处,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贴敷期间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贴敷时间视年龄、部位、病情而定,皮肤敏感者应酌减。
2、贴敷过程中,应注意病情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穴位周围皮肤发红、瘙痒,立即去除贴片观察。
3、如出现小水泡,家长不用紧张,去除贴片后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过大及时来院就诊。
4、对胶布过敏的患者,采用其他固定方法贴敷药物。
5、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物不宜采用肥皂水等强刺激性物品擦洗,温水轻轻擦洗即可。
6、贴敷期间清淡饮食,忌食鱼、虾等发物,以及辛辣、生冷的食物。
医院儿二科,是集儿科门诊、急诊、儿科外治、儿童重症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科室开展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减轻患儿服药的痛苦,如中药外敷、穴位贴敷、小儿推拿捏脊、艾灸、药浴、针刺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这些疗法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深受患儿及家长的认可。
总编/王淑平主编/李亚编辑/姚娜
院训:厚德博学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