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其华,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大内科主任兼风湿免疫科主任。
社会兼任: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全科医学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风湿免疫学组组长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学组常委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苏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委
封其华,涟水县大东镇人,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其后到医院任医师,年获苏州医学院儿科学硕士,年开始担任医院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肾脏科副主任。年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大内科副主任兼肾脏科、风湿病科病区主任。年成为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大内科主任兼风湿病科主任。擅长诊治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川崎病、皮肌炎、难治性肾病、紫癜性肾炎以及小儿内科疑难病。近10年来系列研究了共刺激分子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难治性肾病激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获得省、部级课题4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编写儿科专著三部。
病人利益高于一切
德技双馨,是封其华真实的写照。从医33年来,除了正常查房外,每晚都要到病房查看病人,已成了他的习惯。患儿家长和同事们无不感慨万分,大家都说:“住在风湿免疫科病区放心,因为我们随时能看到封主任的身影。”
今年春节前后,病房里前后住了8个疑难危重病人,一个月来,封其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为抢救一位过敏性紫癜合并多脏器功能衰减患儿,他曾连续一周时间住在病房,最终病人治愈了,自己却病倒了,但他没有一句怨言。
封其华带领的儿内科和大内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核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和医生的选择自由度也越来越大,封其华要求全科人员转变观念,变“病人求我服务”为“我主动为病人服务”,让大家树立起服务至上、病人第一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真正做到“诊治一个病人、奉献一份爱心、结交一个朋友”。
科研路上不断探索
小儿肾脏科,尤其是风湿科是高技术、高风险的专业,封其华能迎难而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业务知识,不断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动态,吸取新知识新技术服务于病人。
从年起,封其华系统研究细胞因子与小儿肾小球疾病的关系,在国内首次开展了肾组织内白细胞介素8表达与分布的研究。年以来他先后采用了雷公藤、长春新碱、霉酚酸酯、环孢素A、他克莫司、尿激酶、环磷酰胺以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狼疮性肾炎与紫癜性肾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从事小儿内科、肾脏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3年,封其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杂志上发表论著60余篇,获得省市级课题5项。近10年来系统性开展了共刺激分子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关系、难治性肾病激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言传身教“仁心仁德”
在科研的同时,封其华还重视临床带教工作。他认真做好实习生、进修生、轮转医生的每一次入科教育,不断加强对这些医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经常亲自示范儿科特有的采集病史、查体顺序,一边查体一边讲解,在平常的查房中,遇到有典型的阳性体征或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一定让实习生等年轻医生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经常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修改病历。他在临床带教中着重加强临床诊断思维的培训,指导学生掌握临床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一些重点、难点,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避免让学生成为旁观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儿科临床工作相对于其他科室更为烦琐,需要更多的耐心,有的年轻医生嫌患儿吵闹、家长啰嗦,在平常的临床工作中表现出厌烦的态度。封其华没有苛责于他们,反而以自身为典范,为年轻医生传知识、带技术、传医德、带作风,他“不怕累、不怕麻烦、关心患儿”的作风令大家为之动容,教会年轻医生如何进行医患沟通。
封其华说:“医德医风不是说大话、唱高调,而是从临床工作的小事、琐事做起,脚踏实地地为患者服务。”
-END-
融媒体中心记者:朱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