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什么是血小板什么情况下血小板的减少增加
TUhjnbcbe - 2025/5/6 17:33:00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巨核细胞虽然在骨髓的造血细胞中为数最少,仅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的0.05%,但其产生的血小板却对机体的止血功能极为重要。

一、认识一下血小板

血小板,简称PL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体积小,无细胞核,没有规则形状,其直径为2-微米。

正常人血液中每立方毫米有10~0万个血小板,其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当血管壁因扎针或受伤而出血时,血小板就会在第一时间成群结队、奋不顾身地聚集到伤口处,产生一些复杂的变化后塞住伤口,然后再慢慢修补血管壁~

血小板如此厉害,其实对于血液病患者而言,它简直堪称“生命线”。因为常常病人的血小板计数只有健康人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二、血小板的功能及作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物质——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三、如何增加血小板?

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

四、如何减少血小板?

造成血小板减少也有很多原因,如果过低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主要是人体伤口的止血速度变慢,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而成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产生~个血小板。一个健康人每天生成血小板约亿个。

血小板平均的分布在血液中,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当血管破裂时会大量聚集。正常人血液中的血小板浓度为~00×/L。

五、血小板低的参考值及病因

血小板浓度过低是相当危险的,一般来说,血小板浓度为80~×/L时,伤口的止血速度会变慢;血小板浓度为50~80×/L时,伤口的止血速度会更慢,甚至会出现自发性出血,比如皮下,粘膜出血,月经增多等。

血小板浓度低于50×/L时,会频繁的出现明显的自发性出血,常见的就是皮下紫癜。血小板浓度低于20×/L时,病人就会变得极其危险,外伤、突如其来的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可以严重威胁到病人的生命。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是血小板什么情况下血小板的减少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