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双鹭药业历时三年重回增长轨道,一药独大风
TUhjnbcbe - 2025/4/18 16:57:00

声明: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10月29日,双鹭药业(SZ:)披露了年三季报,业绩增长延续半年度增速,又一次验证了今年以来高速增长的确定性。然而,在A股熊市、医药行业整体估值调整的大背景下,双鹭股价近期下行压力明显。

在这个时间节点,笔者着重回顾它的基本面,看一看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稳吗?

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

双鹭药业三季报显示,业绩增速保持半年报水平。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5.51亿元,同比增长.47%;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36.18%。两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者超过去年全年,这一增速对于这个体量的公司来说实属不易。

从过去5年业绩情况来看,双鹭药业确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差不多也有3年多的时间。这期间,公司业绩下滑明显,同时也结束了之前连续近10年的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受医保控费等影响,公司支柱性产品——贝科能(复合辅酶)销量受到严重拖累,且二线产品中还未出现能够顶替贝科能的药物,公司一药独大的产品格局弊端呈现。

年,得益于贝科能在新医改政策下又被业界“平反”,销量止跌返增,带来收入的回稳。

进入年,随着贝科能的持续复苏,来那度胺的获批上市,和众多二线产品渐渐开始进入放量通道,公司得以每个季度报出超预期的喜人业绩。

那么,从今年前三季度的信息来看,公司的高速增长,确定稳吗?未来几年还能否保持这一增长趋势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系统性的看一看支撑公司增长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核心产品阵列

公司主营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的研发生产,产品定位于肿瘤辅助用药、肝病药物等,并通过与卡文迪许、加拿大PNUVAX、美国DIAPIN等公司共建研发平台,参股其他相关医药公司的方式,构建了涵盖肿瘤、疫苗、单抗、糖尿病多肽药物、不孕不育药物、呼吸系统新剂型药物和医美药物等丰富的产品体系。

公司现有产品体系拥有2个一线产品——复合辅酶和来那度胺,和众多2线产品。

注射用复合辅酶

公司独家品种,全科免疫增强剂,适应症广泛,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冠状动脉硬化、慢性动脉炎、心肌梗塞、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少尿、尿毒症等。

受益于被纳入和年部分地区医保,产品经历了两次快速放量,也帮助双鹭药业成就曾经的医药行业牛股的光辉历史。但是由于医保控费的影响,复合辅酶从年开始受到较大拖累,也带着双鹭走入了前几年的业绩低谷,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不过,该品种已经在新医改政策下又被业界“平反”,销量重回正轨。

来那度胺

来那度胺是美国Celegene原研药品,是目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最好的药物。双鹭率先在国内申请了化合物、晶型、合成工艺专利,成功突破原研药厂在这几方面的专利,成为该药首仿。

公司产品2月底正式上市销售,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万元(前3季度数据未披露),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医保谈判和挂网,医院开发正在有序推进,期待下半年的放量。

二线品种

双鹭二线品种丰富,帮助公司摆脱对单品种重磅药的依赖,形成多点开花的格局。

待上市重点产品

商业模式总结

其实,制药这一古老行业,商业模式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研发出治病救人的特效药物之后,上市销售。恒瑞药业之所以能成为A股药企龙头,无非就是作对了几个关键点:现金牛产品品种丰富、产品力强、市场需求大,在研品种众多,且研发进度梯队合理。

我们看双鹭,虽然其产品阵列没有恒瑞丰富,但是随着两大独家一线品种的地位确定,和丰富的二线品种供应,以及后续研发品种的补充,一个与恒瑞相似的商业模式雏形已现:两大产品力强大、市场需求旺盛的重磅产品开道,一众肿瘤及肝病领域二线品种支撑,后续众多专注于肿瘤及肝病领域的在研品种跟踪,想必这一格局也算是国内药企走上国际惯例的自发创新道路的一个合理开局吧。

产品竞争格局

国内创新药市场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发展进度比欧美先进国家有近10年差距,且国内市场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比如,双鹭在复合辅酶成为支柱产品以前,其收入主要来源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但这两个产品面临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生产前者的药厂多达15家,生产后者的也有2~3家。

在这样一个竞争充分的行业中,药企生存之道也就演变成为在少数几个核心领域内拥有一两款独家重磅药物作为支柱,然后在核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鹭药业历时三年重回增长轨道,一药独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