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顽固”很爱折腾的疾病,让多数患者苦恼不已,此病喜欢在秋冬季节出现,也就是现在这个时段,最好发于冬季,它有“恋童癖”,4岁到7岁是过敏性紫癜的发病高峰,当然大点小点的小孩也很常见,成人同样也可以发病,但是发病率明显不如儿童。
儿童好发,很多细心的家长们多多少少听说过这么一个疾病。由于过敏性紫癜发病倾向上的怪癖和临床表现的特点,它也着实得罪了不少科室的医生,比如咱皮肤科,还有儿科、肾内科、普外科、风湿科等等,大家都想收拾它。
过敏性紫癜为什么要叫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这个名字是中国特有的,在中国不管中医西医都是人人知晓的名字。可如果翻译成英文allericpurpura拿出去交流,估计除了中国医生或者接受过中国医学教育的人之外,没有人造。
(此病的大名与小名)因为傲娇的过敏性紫癜在国际上通用的名字叫亨-舍紫癜(Henoch-Schonlein紫癜),或者偶尔用用小名IgA复合物血管炎和风湿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这个词是中国人学西医之后才自创的,至于当初为什么一不小心就叫成了这个名字,导致后来无穷尽的笑话和故事,现在也无从查证了。但让人深不可理喻的是,这样一个别扭的国际上不认识的名字,一代代中国医生竟然就这么忍受下来了,而且成了自然而然约定俗成大家默认的潜规则。
Ps:为啥说别扭?因为过敏性紫癜并不是单纯过敏引起,所以“过敏性”的病名意义很容易让人误解。
『注』
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可添加下方
紫癜知识病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