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亦称紫斑,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为其临床特征,中医古籍中所记载的“葡萄疫”“肌衄”等病证,与本病有相似之处。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例患者脾胃受损,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故见长期说话气不足、消瘦笔症;气虚则统摄无权,气不摄血,血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故导致紫癜。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而发生眩晕,如《景岳全书》指出“无虚不能作眩”;同时脾胃受损,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如《丹溪心法》说“无痰则不作眩”;舌质淡,舌体胖,舌尖稍红,苔白腻,脉沉弦略滑均为中气不足,痰瘀内阻之征。
故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升麻、柴胡、陈皮补中益气;配合法半夏、云茯苓、石菖蒲、天麻化痰湿,除眩晕;生姜和胃;“一味丹参,功同四物”,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是治疗紫癜的有效药物。诸药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化痰活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