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达芬奇在十堰上岗,十堰外科手术进 [复制链接]

1#

医生操作手术机器人

楚天都市报12月1日讯(记者关前裕通讯员王玮)昨日,十堰市首台、全球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医院正式“上岗”,一名49岁的结石性胆囊炎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成为首位“吃螃蟹的人”。该手术机器人具有精准、灵活、损伤小和裸眼3D等优势,随着它的投入使用,也标志着十堰市外科手术正式进入“手术机器人时代”。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医生的带领下,医院中心手术室。只见一个长有“四臂”的设备摆放在手术台前,医院新引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由医生操纵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及视频影像系统三个部分构成。其四只灵活的机器臂,可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小儿外科等领域复杂的微创手术。

医院大外科主任江斌教授坐在医生操纵台前,通过两个手动控制器和一组脚踏板来轻松控制手术器械的操作。通过裸眼3D影像系统,体内手术画面清晰逼真呈现在眼前,明显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风险。

手术中

尽管是第一台机器人手术,但当天手术非常顺利,由于达芬奇机器人比腹腔镜有更高的放大倍数,术中解剖非常精细,几乎零出血,大大降低了该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术后患者3小时即可饮水。记者获悉,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好。

据了解,达芬奇手术系统是美国宇航局(NASA)将高新科技运用于临床医学的产物,它是尖端航天技术与医学治疗的完美结晶,代表人类目前尖端科技水平。

昨日,在完成手术后,江斌教授用直观感受介绍了手术机器人的过人之处。

“达芬奇机器人的裸眼3D及高倍图像放大技术,使手术野更加直观,医生更易看到肉眼不易见到的细微结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降低了手术风险。”江斌介绍,达芬奇的颤抖自动滤除技术,可以消除人手存在的自然颤抖,让医生的操作更加稳定、自然、精确、安全。

此外,手术机器人的四个手臂,除一个装有镜头负责摄像外,其余3个机械臂在手术中都充当了医生的手,比起一般的传统手术至少节省了一二位医生的人力。

医生使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患者做手术

不仅如此,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还可以度旋转,超出了人手的极限。通过医生控制台观察可看到超越了人眼的极限,使得超精细操作成为可能。

“即便是机器人上手术,也要做好紧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江斌教授告诉记者,在开展机器人手术前,医院提前安排医医院首尔峨山医学中心学习,同时安排相关人员去北京医院进行系统培训,术前开展多次模拟训练,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不管手术设备如何先进,手术的核心还是在于人,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江斌教授说,手术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记者了解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很先进,但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医院的综合实力、外科手术室条件和专业人员的从业资质有着严格的要求,需经政府严格审核和批准。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厂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包括医院此次引进的这台,湖北省共有5台。医院医院首个引入达医院,也是湖北省第二家引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